精选顶级区块链游戏娱乐平台,支持USDT、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支付。畅玩去中心化游戏平台,体验公平透明的区块链游戏应用。立即加入,探索丰富的USDT支付游戏平台,享受安全便捷的加密货币娱乐!
在鹤峰县走马镇的稻田里,生长着一种神秘的“绿珍珠”葛仙米。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门类之一,虽叫米但不是米,而是一种天然的可食用蓝藻。
2021年,鹤峰县将葛仙米产业确定为富民强县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。葛仙米成了食客餐桌上的高端菜肴,走马镇的葛稻共生基地实现了一地双收。
5月18日,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出水洞农家乐,一锅色泽晶亮、香气扑鼻的葛仙米炖鲜土鸡被端上桌。
“就是这个圆溜溜的米,是从不打农药的水稻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。”张军回复。
葛仙米学名为拟球状念珠藻,是一种可食用的蓝藻。之所以称之为“米”,是因为其干燥后形状像米粒,粒圆如黍。
每年9月至10月水稻收割后,葛仙米便依附水稻稻蔸开始生长,不需要人为栽培种植。葛仙米在早期发育阶段肉眼不可见。古时,人们以为这是上天赐给大自然的,所以又称葛仙米为“天仙菜”。相传东晋时期,道学家、医学家葛洪隐居南土时,灾荒之年采其为食,偶获健体之功能。后来葛洪入朝以此进献,体弱太子食用后病除体壮。为感谢葛洪之功,遂赐名“葛仙米”,沿称至今。
20世纪六七十年代,走马镇有1万多亩稻田生长葛仙米。在粮食并不富足的年代,当地人用葛仙米应对饥荒,补贴家用。
“20世纪70年代末期,当地供销社葛仙米干货收购价是每公斤10元,一亩田可收葛仙米干货50公斤左右。”鹤峰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孟祥生介绍。
20世纪80年代起,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学家开始对葛仙米的营养成分、生态环境进行调查。结果表明:葛仙米蛋白质含量达48.61%,含18种氨基酸,其中含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,有硒、锶、锌、胡萝卜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,是一种高营养、高蛋白物质,可作为保健食品开发。
2014年,“鹤峰葛仙米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2018年,国家卫健委正式公告葛仙米为新食品原料。2024年,鹤峰县被授予“中国葛仙米之乡”称号。
今年3月14日,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二届“湖北精品”拟认定名单,鹤峰县湖北容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申报的“鹤峰葛仙米”名列其中,鹤峰葛仙米再次获产业发展的“金招牌”。
4月28日,千金村村民董文手持竹制工具在水田中来回晃荡,随水浮动的葛仙米被捞出。
“别小看它,高品质的葛仙米干货市场售价每公斤可达6000元。”董文说,获得成品葛仙米要经过下田采捞、清漂除渣、摊晒晾干、二次漂洗揉搓、摊晒晾干、精选分类等6道工序,其中最难的是清漂除渣。
“2012年,一场大病让我荒了田,没想到来年春天葛仙米复活了。”董文回忆,他本因无暇耕作导致稻田抛荒,次年竟收获25公斤葛仙米干货,增收5万元。
董文决心发展葛仙米产业。他请教村里的老人,按古法恢复种植:冬泡腊水田、人工除草、禁用化肥农药。如今他家的160亩稻田全部复产葛仙米。
“葛仙米对水质极度敏感,稍有污染便会消失。”孟祥生说。20世纪90年代,农药化肥滥用及“水改旱”浪潮几乎摧毁鹤峰葛仙米的家园。
科技力量为复兴按下加速键。2021年,依托“多种土壤修复技术试点应用以恩施地区高镉高硒土壤背景为例”项目成果,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(以下简称物探大队)在走马镇千金村、金龙村及汪家堡村租种不产或极少产葛仙米的水田,运用地球化学、地球物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对葛仙米的生长习性、地质背景、土壤类型等进行调查研究。
“我们通过地球化学调查,与盛产葛仙米的水田相对比,针对土壤微量元素、有机质含量等要素做论证、做实验。”物探大队工程师吴颖介绍,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、有机肥等改善区域水土环境,鹤峰县部分水田的葛仙米实现从无到有的恢复性生长,干品亩均产量达到2.5公斤。
2023年,全省首个葛稻共生示范基地落户千金村;2024年5月,葛稻共生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项目启动,涉及走马镇7个村庄,包含种苗繁育基地、葛稻加工厂、葛仙米交易市场等,一期估算总投资4亿元。目前,稻米加工厂已投产,2024年加工产出大米16万公斤。葛仙米交易市场项目预计今年8月试运行。
“走马镇的水田纳入葛稻共生核心产业示范基地的有870余亩,每年可为村民带来土地租金收入70余万元。”鹤峰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治国介绍,目前,该基地的葛仙米鲜货年产量近7000公斤,为村民带来直接收入近100万元。同时,无污染的绿色水田产出的水稻也形成了品牌,实现葛仙米、水稻双丰收。
葛稻共生示范基地将围绕现有的葛稻共生种植区,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,逐年在葛仙米生长区域开展“旱改水”项目,恢复葛仙米生长区域,力争到2030年,实现优质水稻种植和野生葛仙米生长面积1万亩。
近日,走进恩施宝通硒山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,工人正在进行葛仙米分拣、包装、搬运。一旁的直播间内,主播正详细介绍葛仙米燕窝、葛仙米干品、葛仙米鲜品等8款葛仙米产品。
恩施宝通硒山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葛仙米加工的企业,2024年在恩施市建成葛仙米智能化加工车间。
“野生葛仙米原料来自走马镇,为了扩大葛仙米的应用场景,我们开发了许多高端即食产品,目前,高端餐饮仍是公司的主赛道。”恩施宝通硒山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付淑琴说。
1月15日,由恩施宝通硒山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、《美食》杂志承办的“葛仙米高端餐饮2025巡鉴会”首站在上海市别墅饭店举行。此次巡鉴会吸引了近30家上海高端餐饮的杰出代表参会,共同研讨葛仙米的餐饮发展之路。
活动现场,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葛仙米菜品惊艳亮相。巡鉴会上,恩施宝通硒山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5家餐厅达成合作意向,现场举行签约仪式。
葛仙米百香果爆珠、鲍汁葛仙米鱼肚鲍鱼扒饭、葛仙米清炒碧绿甜豆2024年5月,首届鹤峰葛仙米产业发展专题研讨暨品鉴会上,由楚菜泰斗卢永良领衔的楚菜大师团队利用葛仙米特性,与肉类、鱼类进行合烹,制作了冷拼、热菜、甜品等5大类菜品30多道葛仙米新菜品,并精选了16道菜肴展示给餐饮界同行,以期能成为餐饮市场上的葛仙米“食尚”范本。
“在上海新荣记餐厅,一道用量1克的葛仙米甜品售价68元/位。”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认为,鹤峰葛仙米可与神户牛肉、蓝鳍金枪鱼等世界顶级食材媲美,成为楚菜高端食材的代表。
品鉴会上,鹤峰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与武汉市部分五星级酒店、黑珍珠餐厅、大型商超等86家市场主体签订鹤峰葛仙米供货协议。
2024年,鹤峰葛仙米干货产量为6500公斤,产值2600万元;葛稻共生基地3000亩,葛稻米产量为62万公斤,产值1860万元,葛仙米产业升级的齿轮正飞速转动。从深山稻田到世界餐桌,这颗北纬30的“绿珍珠”,正以璀璨光芒照亮乡村振兴之路。